2024年12月11日14时,广东省深圳湾悦府二期的一间住宅发生了爆炸。据目击者称,爆炸产生的冲击波强烈到附近的地标建筑春笋也受到了影响 。12月11日15时报道,深圳市消防救援支队指挥中心调派首战力量16辆消防车80名消防救援人员到场处置,南山大队全勤指挥组遂行出动 。
2024年12月11日16时许,现场消防救援人员告诉新京报记者,初步排查,起火原因为燃气爆炸,坠楼人员已被120拉走 。截至12月11日18时,大火已熄灭,事故造成1人死亡,无其他人员受伤 ;搜救工作已经结束,当地警方已介入调查此事 。12月12日,深圳市南山区应急管理局电话接线人员表示,(原因调查和人员安置)都正在开展,具体信息要等官方新闻通告。
此次爆炸事故的原因还在调查,作为可燃有毒气体检测仪生产厂家,主要针对以下几个方面发表一下观点
首先,此时事故引发爆炸的气体,是天然气,其主要成分是甲烷,而不是某些报道里面说的煤气,因为煤气的主要成分是一氧化碳。目前市面上居民使用的燃气,由管道入户的,其主要可燃成分是甲烷和碳氢气体。甲烷微量泄露的时候我们是闻不到气味的,也不会有中毒症状,所以燃气公司会在入户燃气里面添加臭味剂,当燃气发生泄露时,我们可以通过异味辨别。而煤气的主要成分是一氧化碳,一氧化碳没有异味,如果泄露,微量的浓度就会导致人们中毒昏迷,即使往里面添加臭味剂,可能人们还没有闻到臭味剂的异味,就已经一氧化碳中毒,所以煤气是不会作为燃气管道入户的。但是即使燃烧的气体成分是甲烷,煤气中毒依旧存在,因为甲烷的不充分燃烧会产生一氧化碳。
其次,爆炸发生后,旁边大厦的人员为什么要撤离?爆炸产生的冲击力巨大,对旁边的楼体已经产生了震动,会导致一些不牢固的设施脱落,造成二次伤害。并且爆炸发生后,会引起火灾,火场燃烧会产生一些有毒尾气,比如一氧化碳,氯化氢,硫化氢等,也会导致周围人员中毒,所以消防救援人员进入火场救援时须做好安全防护措施,并随身携带有毒有害气体检测仪。
最后,作为普通老百姓,在目睹过这样的灾难之后,如何切身做好安全防护工作呢?
我们可以从爆炸的三要素(可燃物、助燃物、点火源)分析,爆炸的发生需要同时具备以下三个条件:可燃气体达到爆炸下限,有氧气,有火花。空气中氧气肯定是充足的,所以我们只能从可燃气体泄露,可燃气体浓度积聚,以及可燃气体泄露时火花产生三个方面来做好防护。
当我们闻到厨房有突然出现的异味时,我们应当立即通知所属燃气公司的工作人员上门排查,如若他们的仪器没有办法检测出泄露源,我们也应当保持警惕,保持家里通风良好,接着找安装人员上门更换一下可能存在漏点的管道,杜绝泄露。
市面上的可燃气体检漏仪质量参差不齐,也许工作人员所使用的仪器传感器检出限过高,也许他所使用的传感器已失效。检查人员上门检漏前,仪器有没有做过冲击测试,这一步是用来证明传感器是否还有效;仪器对低浓度的甲烷能否检出,市面上用于甲烷泄露的传感器有多种多样的,有半导体的,有催化燃烧的,有红外的。红外对低浓度区间不敏感,半导体检出限较低用于检漏灵敏,但是受干扰因素多。
如果检漏仪只采用了催化燃烧传感器,遇到室内通风良好,或者泄露比较微量这种情况,那么检测仪没有数值也是有可能的。如果检漏仪仅仅采用了半导体传感器,因为半导体传感器能够快速、准确地响应微小的物理变化,如压力、温度和光线等,受干扰因数素多,存在误报,即使有数值,也没法直接确定是可燃气体泄露引起。
元特SKY3000-SP系列便携式可燃气体检漏仪,采用双传感器合作检测,半导体+催化燃烧,适用于燃气管网排查泄露,半导体+红外传感器,高低结合,既能检漏,还能用于燃气甲烷纯度检测。双传感器的加持确保了检漏的灵敏度和准确性。
当检查到燃气泄露之后,我们应当保持家里通风良好,防止燃气积聚。
并且人员撤离,避免使用电器产品,比如开灯;避免金属机械等撞击产生火花,比如,重重关门;防静电,比如衣物摩擦。
看到这里,我相信大家也会有疑惑,现在的住宅楼,家里也普遍安装了可燃气体报警。
为什么不报警呢?有没有可能家里装的半导体报警器,因为误报太多,用户麻木了,被用户消音忽略了。
为什么检查到泄露了不直接切断燃气管阀呢?可能漏点不在阀门末端,切断了也没有用,或者是切断阀失灵了,关断不彻底。
为什么不远程通知燃气公司上门处理呢?有可能家里没人且无线传输发送数据的频次太低,发生泄露之后即使仪器检测到数据,但是还没来得及上传数据到监管平台,导致燃气公司没有及时接收到数据,并做出应急预案。
此次爆炸事件,造成的损失较大。在地标建筑附近发生,所以社会影响也非常大。安全无小事,我们应该做好燃气管道泄漏的全面排查和预防举措,以杜绝一次又一次的燃气爆炸事故。